2012-08-08 00:31 2290人阅读
寓意大吉大利的葫芦瓶不仅民间百姓喜欢,乾隆皇帝也是“腕级”的玩主,从传世的葫芦瓶上可见一斑。在刚刚结束的香港苏富比春拍上,一件清乾隆茶叶末釉如意耳平底葫芦瓶以563.1万元成交。随后,4月27日,一件备受藏家关注的清乾隆釉里红团龙纹葫芦瓶也将现身中国嘉德春拍。18年前的香港苏富比春拍中,曾以319万港元成交了一件与之式样相同的葫芦瓶。如今,乾隆葫芦瓶精品身价早已过千万元,成交价在几十万元的也正处于价格上升通道。
葫芦化身古董珍玩
“仔细观察这件将在中国嘉德上拍的清乾隆釉里红团龙纹葫芦瓶,就可以发现上下腹的团龙纹略有不同,二龙的上下方位有所调换。”据中国嘉德的瓷器专家介绍,相同作品的乾隆釉里红团龙纹葫芦瓶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随安室陈设着一对,在北京艺术博物馆藏有一件,如今收藏者送拍的这件估价在500万到800万元人民币。
现居日本的收藏爱好者萱草园主人卫先生介绍,葫芦瓶应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纯粹的仿葫芦造型器物,如元代青花葫芦瓶;另一类是派生制品,如葫芦形执壶、明初仿伊斯兰的扁腹如意耳绶带纹葫芦瓶、清代如意耳葫芦瓶等。
瓷制葫芦瓶的创烧,收藏界人士一般认为不晚于宋元时期,在宋代官窑、浙江龙泉窑等不少窑址中可见葫芦瓶、葫芦形执壶等制品。经过元代的圆形、六方形硕大葫芦瓶到明代中期葫芦瓶造型大量运用,最终出现了清代葫芦瓶的大繁荣。
但为什么流传下来的釉里红葫芦瓶这么少见呢?釉里红,是元代江西景德镇创烧的一种釉下彩绘,由于烧造条件极为苛刻,而且烧制时工艺技术掌握难度大,成功率很低,真正色彩鲜艳的更为罕见。所以,釉里红在历史上曾一度断烧,直到清代康、雍、乾三朝才得以复苏,在乾隆朝更是受到皇家推崇,乾隆皇帝对整个烧造过程都要亲自过问。
卫先生分析,当时正值清代官窑瓷器制作的最鼎盛时期,御厂督陶官全力以赴,所烧制的葫芦瓶造型集明清两代之大成,如仿永宣时期的葫芦形如意耳绶带瓶、如意耳葫芦瓶等。同时,彩釉种类的不断创新也为葫芦瓶带来很多可喜之处,即使造型一致,也会出现如单色釉、青花、粉彩、斗彩、五彩、珐琅彩等不同,葫芦瓶在这一时期达到了顶峰。
“其实喜欢葫芦瓶的皇帝并不止乾隆一个,像明代嘉靖皇帝崇道思想较重,所以道士云游所携带的葫芦造型器物在御厂中屡有制作,嘉靖皇帝对此的嗜好并不亚于乾隆。”故宫博物院就收藏有一件明嘉靖黄地红彩缠枝莲纹葫芦瓶,堪称代表作品。
乾隆瓷的市场号召力
2006年11月28日,在香港佳士得,一件清乾隆粉青釉浅雕夔龙纹如意耳葫芦瓶以1556.08万元成交,是目前拍卖市场上葫芦瓶最高成交纪录。卫先生认为,这件葫芦瓶高价成交有两大原因:其一,近几年清三代官窑整体走高;其二,拍卖公司的市场运作很重要,如果是同样制品出现在国内拍卖公司,价格可能只有该公司的几分之一甚至十几分之一。
收藏者的出发点各不相同,为了长期收藏持有,可以从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与存世量三方面来判断葫芦瓶的价值。历史价值是该瓶在历史发展中所占地位,艺术价值则是从审美角度来衡量。另外,还有存世量、品相等因素。一件葫芦瓶的制作年代越久远,工艺越复杂,器物造型越大,保存传世难度越大,收藏价值越高。
如果想投资升值,还要顾及到市场流行等因素。有些明代中后期的葫芦瓶从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存世量等方面看,并不比清三代制品差,但在拍卖会上价格却远不如后者高。比如,一件清乾隆青花云龙纹葫芦瓶在中贸圣佳拍卖会上成交价过千万元,以1008万元拍出,而一件明嘉靖青花通景“刘海祝寿图”葫芦瓶在香港市场上拍了463多万元,价格只接近前者的一半。
赝品不多小心高仿品
葫芦瓶这种特殊的器形,在收藏市场上很受欢迎,中国收藏家协会陶瓷委员会主任荆治中说。葫芦瓶最有品位、种类最多、档次最高是在乾隆时期,不仅色彩多种多样,有青花、青花釉里红、斗彩、五彩、粉彩、釉里红、胭脂红、茶叶末、蓝釉、白釉、黄釉等其他单色釉;纹饰图案也丰富多彩,有缠枝莲、团龙、花卉,也有书写吉祥文字的。而且,做葫芦瓶比其他瓶、罐难度高,关键是葫芦瓶中间有束腰,上下部分都鼓,整体造型还要求传神、自然流畅。他认为,乾隆以后,不仅是葫芦瓶,而且整个瓷器烧造都逊色很多。
同样是乾隆时期的青花瓷,葫芦瓶是否比普通的瓶、碗更有收藏价值呢?荆治中说瓷器有上万个品种、上千个窑口,不能简单地这样说。首先要看葫芦瓶的材料,同样是官窑,珐琅彩最为名贵,它不仅采用最好的进口彩料,而且烧造工艺复杂、成功率低,他目前还没见到珐琅彩的葫芦瓶,其次是斗彩、青花釉里红,故宫藏有一件乾隆斗彩葫芦瓶,非常精美,达到这种水平的葫芦瓶价格至少在千万元以上。此外,还要考虑葫芦瓶的创意、工艺、品相、存世量、知名度、收藏传承等因素。
葫芦蔓长籽多,古人以它寓意子孙满堂、世代绵延,卫先生觉得葫芦瓶不但讨人喜欢,而且与道教、儒家思想都有关联,蕴含的文化底蕴很丰富,在不断积累、把玩过程中,容易与之产生共鸣。
在真伪难辨的古玩市场上,葫芦瓶赝品还算少的,因为仿造难度太大,造假者想达到过去的工艺水平几乎不可能,所以赝品做得很假,但有些高仿品也会让收藏者“打眼”。荆治中建议收藏者购买高价的葫芦瓶时,至少要向三位专家请教。
葫芦瓶身世
葫芦瓶自唐以来因其谐音“福禄”,且器形像“吉”字,故又名“大吉瓶”,寓意大吉大利,为民间所喜爱,遂成为传统器形。宋元时期,龙泉窑、景德镇窑均有生产,浙江省博物馆收藏有一件宋代龙泉窑葫芦瓶。
元代又出现了八方葫芦瓶、上圆下方葫芦瓶等各式葫芦瓶。明清两代,葫芦瓶大量烧造,器形也有较多变化,有方形、圆形、蕴含天圆地方之意的上圆下方和多棱形等许多品种。其中还另有专名,如“抱月瓶”即是明永乐、宣德年间烧制的扁腹绶带葫芦瓶。
至康熙时,出现三节或四节式葫芦瓶。雍正、乾隆时期烧造有三联、五联葫芦瓶。乾隆三十一年档案曾记载,这一年的皇帝万寿节时景德镇御窑厂,就曾向宫中送进两件洋彩万福万寿葫芦瓶,可见当时葫芦瓶多适于祝寿所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