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癌症、冠心病、高血压病、溃疡、神经官能症、甲亢、偏头痛、糖尿病都与心理因素有关,而其中最主要的心理因素就是不良情绪状态。许多研究证明,紧张和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是健康的大敌。
因此,“情绪养生”也成为当代老年人相当关注的话题。那么,何种情绪最适合老年人保持呢?那就是“淡”!淡者,淡泊、淡远、清淡、恬淡、平淡是也。
生理和心理学研究认为,应激状态可使人抵抗力降低,易罹患疾病。一切顽固的忧愁和焦虑,可称为不良情绪,这种情绪强烈、长期存在,足以给疾病大开方便之门。情绪在一些躯体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人的疾病状态,反过来也可引起情绪变化,两者互为因果。可见,其可怕程度。如果这些种种坏情绪用“淡”来调味的话,也许会收到喜人的效果。
“淡泊以明志”,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平淡见天真”,则又是艺术的理想境界;“君子之交淡如水”,是谦谦君子们的交友之道。有道是“灿烂之极归于平淡”,东坡居士在给其侄儿的信中,曾将此阐释得十分透彻:“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色彩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绚烂之极也。”
俗话说,养生重在“养心”。健身重在“健脑”,这也是许多老寿星的经验之谈。庄子有云:“大心而敢,宽气而广,其形安而不移,能守一而弃万苛,见利不诱,见害不惧,宽舒而仁,独乐其身,意行似天。”心胸宽阔而勇敢,气机宽舒而通达,形体安定而不游移,专心一意,清心寡欲,自然百病消除。利益当前,不受诱感,灾害临身,毫不畏惧,心情宽舒,仁爱在怀,自然可以自得其乐,意气的运行,有如在天空飞翔一样的自由。《黄帝内经》开宗明义第一句便是“百病从心生”。故而为人心胸狭隘,神情抑郁,处事急躁易怒,争胜逞强,都易诱发高血压、心脏病,易“不寿爆发”。常言道:“嗜欲深者天机浅”,说的就是过分强烈的欲望,不但是人生痛苦的根源,而且是“养生”之大忌,因为他没有能悟得养生之“天机”所在!
总之,人生中的“淡”亦是与之相通的。在痛饮了人生的三道苦茶后,自然就体悟到了“风恬浪静中,见人生之真境;味淡声希处,识心体之本然”。
相关链接:
情绪与疾病:
(1)不良情绪与癌症
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长期压抑和不满的情绪,诸如抑郁、悲哀、恐惧、愤怒等,都容易诱发癌症。心爱的人突然死亡或突然失去安全保障,也是癌症发生的诱因。
情绪与癌症的治疗效果和癌症的复发率,也有着明显的联系。愉快的情绪有利于癌症的治疗;悲观、绝望的情绪往往使癌症加剧。对子宫颈癌患者的对照研究表明,在同样抗癌治疗条件下,对疾病的态度正确和情绪良好的患者,其疗效较高,生命的延续日期较长;而对癌症持焦虑、恐惧、悲观情绪的患者,则其病情迅速恶化并很快死亡。
(2)不良情绪与高血压病
血压对于情绪的变化是极为敏感的。情绪状态的改变可以引起血压和心率的变化。愤怒、仇恨、焦虑、恐惧、抑郁等情绪,可使血压升高,尤其以愤怒、焦虑、仇恨与血压的关系最为密切。有人甚至认为,被抑制的敌视情绪可能是血压升高的重要原因。我国心理学工作者根据232例高血压患者的研究发现,其中58.7%的患者病前有急躁易怒、要求过高的特点。如果处于长期而反复的过度紧张,或者在强烈的情绪激动状态下,则容易发展为高血压病。例如,消防队员较易罹患高血压病。医学院学生中,毕业班高血压患病率是低年级学生的3倍。
(3)不良情绪与心脏病
心脏和血管对情绪反应最为敏感。反复而持续出现的不良情绪,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有焦虑、恐惧、愤怒、悲哀情绪者,其冠心病发病率或复发率较高。许多研究发现,高度焦虑者的心绞痛发病率为低焦虑者的2倍。有焦虑、抑郁情绪者,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也明显增高。愤怒、焦虑、惊恐以及其他情绪突变都容易导致突然死亡(猝死)。许多冠心病患者就是在不良情绪刺激下,导致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发作,甚至死亡。
(4)不良情绪与胃肠疾病
消化系统是对情绪反应的敏感器官。情绪与胃肠的功能状态有着密切的联系。人在恐惧或悲痛时,胃粘膜会变白,胃酸停止分泌,可引起消化不良;而在焦虑、愤怒、怨恨时,胃粘膜会充血,胃酸分泌增多,长期如此,可导致胃溃疡。有研究证明,动物因受焦虑、恐惧、不安、紧张情绪的持续影响,几乎都患了胃溃疡。可见不良情绪对胃肠疾病的发生有很大的作用。